“雨前椿芽嫩如丝”“食之竟月香齿颊”。近来,在萧县祖楼镇孙楼村翊农栽培农人专业合作社,大老远就闻到香椿特有的浓郁香气。大棚内,密植的香椿树吐放嫩芽,色泽鲜亮。不远处,数十名工人在采摘、分拣、密封、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现象。
“都加快点进展啊,宿州百大农贸商场打电话催货了,淮北、徐州的几家超市也要来拉货。”该村党总支书记季书彬拿着手机一边敦促着,一边感叹,“真没想到,本年的香椿商场这么走俏。刚上市时每斤批发价85块钱,零售价能卖到100多块钱!俺这不到4亩地栽了10万株香椿树,仅摘头茬就卖了5万多块钱!”
由孙楼村党支部领办的翊农栽培农人专业合作社上一年10月份开端试种香椿。其时为开展村特色工业,季书彬领着村干部跑遍了整个山东,最终经过商场调查与研讨,决议从山东临朐引入10万株香椿树苗试种。
“这香椿树苗成活率很高,但也不是百分之百。俺村引入香椿树苗后,本打算是露天栽种,县科技特派员却辅导说,能够先大棚密植,待彻底成活,收成头茬香椿芽后再移栽到棚外。没意料,这大棚栽种不只提高了成活率,还抢占了商场先机,比露天栽植的香椿芽要早10天左右上市,价钱也出奇得高!”说起种树的进程,季书彬介绍,“其实科技特派员所说的大棚密植也很有考究,每平方米按70至80株栽种,要高矮附近,互相错开,带状散布,中心留有供采摘的小路。”
“俺几个在社里专门担任香椿的挑拣,一天最少80块钱,多劳多得,我这个月挣了3000多块。过几天,俺也买几十棵香椿种在房前屋后。”50多岁的乡民杨龙成说。现在,像杨龙成这样的当地工人,社里最多时有20多人,兴旺的香椿生意,让他们点着了发家致富的新期望。
“本年的香椿栽培给了咱们很大启示:不管开展什么特色工业,都要学会抢占商场先机!下一步,咱们会扩展大棚密植规划,引入保鲜技能,开发香椿相关食物,延伸香椿工业链条,拓展出售运营途径,带领整体乡民共同致富增收。”季书彬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