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Information dynamics
【48812】皖工徽匠生长记 寿州豆腐宴非遗传承人张士宏:传承豆腐文明 讲好美食故事
添加时间: 2024-08-11 08:04:17 来源:行业新闻

  一手捧着嫩豆腐,一手握着菜刀,上下挥舞,刀刀成丝,一分钟便在手掌中切出极细的豆腐丝,沉入水后,形味灵动,化作千丝万缕,似乎一朵怒放的菊花……在有着2600多年前史的古城淮南寿县,“淮南工匠”、寿州豆腐宴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士宏展示出细可穿针的菊花豆腐技艺,让记者惊叹不已。

  “想要雕出精巧的著作,除了原材料好之外,最需求的是心静。”本年48岁的张士宏15岁便开端有用学习厨艺,后来在当地一家百年老字号饭馆做行政总厨,2006年开了归于自己的饭馆,研讨自己喜欢的菜品。

  寿县是国家前史背景和文明名城,也是豆腐的发源地。“最近来旅行的人特别多,作为寿县人、寿州豆腐宴非遗传承人,我想用自创的菜品宣扬寿县,讲好美食故事。”张士宏说。

  闲暇的时刻,他就揣摩着怎么把菜品与当地文明结合起来,为了把握更多的前史和经典故事,张士宏经常到寿县报恩寺、博物馆里听导游给游客讲当地的故事,回来后一遍遍实验制造与成语典故结合的构思菜品,刘安点丹、淝水之战、风声鹤唳、楚鼎生香、花开富有、二十四节气豆腐等寿州元素被他逐个端上餐桌。

  在张士宏自创菜中,有一辆微雕牛车载着豆腐的菜品引起了记者猎奇,只见整个菜品色泽金黄,形状娇小玲珑,吃起来口感酥香爽脆,外层香酥,内部豆腐软嫩,保留了豆腐的原汁原味。这其间蕴藏着怎样的典故?

  “我自创的这道豆腐菜叫‘时苗留犊’,它讲的是一个清凉的故事。”张士宏和记者说,相传时苗是东汉时期的县令,当年他骑着牛,拉着自己的行李来到寿春。当了一年多的县令后,老牛生了一头小牛,离任时,时苗说小牛是吃寿春水草长大的,理应留给寿春的父老乡亲。

  “尽管豆腐和时苗不要紧,但我以为豆腐是白色的,做人、干事、当官都要清清白白,就期望人们能记住这个典故,传递廉吏清风的涵义。”张士宏说。

  “我对寿县豆腐有着一种无法舍弃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怎么样让它更好地传承下去。”作为寿州豆腐宴仅有的非遗传承人,张士宏说,寿州豆腐不单单是一份工艺品,更是满载前史见识的文明符号。

  从小遭到父辈潜移默化的熏陶,张士宏的儿子张旭对这项非遗产生了浓浓的爱情和酷爱。现在,23岁的他接过“接力棒”,也开端从事豆腐宴技艺的制造。“期望能成为父亲那样超卓的工匠,把家园的豆腐宴文明发扬光大。”张旭说。